2014年夏天,北京的蝉鸣声和一档综艺节目的笑声交织在一起。那时,甜馨只有两岁,她坐在爸爸贾乃亮的怀里,奶声奶气地问:“爸爸去哪儿了?”这一句简单的话像一颗星星,瞬间点亮了整个观众的心。她成了那年最红的小明星。镜头中的她就像一颗刚刚出炉的糖果,甜美、活泼,带着一点小调皮,谁看了都会忍不住心生欢喜。

那时的甜馨,根本不懂什么是“热搜”,也不知道“流量”是个什么概念。她只是每天在镜头前开心地蹦跳,模仿大人说话,还时不时一本正经地说出像“你有本事抢镜,没本事认错!”这样的逗趣话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李小璐曾在微博上晒她的睡颜,并配文道:“我的小公主,愿你一生被世界温柔以待。”而贾乃亮则在采访中笑着说:“她从小就爱说,我们在家就像朋友一样聊天。”

然而,命运似乎喜欢开玩笑。13年后的今天,那个曾经被捧上天的“国民闺女”,却因为父母的一张旧照,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。2024年6月9日,甜馨在抖音发布了一组家庭合照,照片中的她是小时候的模样,身边是依旧在一起的爸爸妈妈。她在文案中写道:“想念变成空气在叹息。”原本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情感表达,却被网友误解为“暗示父母将复合”。热搜一出,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。

有人酸她“蹭热度”,有人说她“早熟像个小大人”,更有网友翻出她早年的视频,怀疑她“是不是整容了”。还有人直接攻击她:“小小年纪就懂得炒作,以后肯定没好下场!”“她妈妈当年不忠诚,她现在也学坏了。”这些言辞如同尖锐的刀子,深深扎进了这个仅13岁女孩的心里。但她没有沉默,也没有哭泣,而是冷静回应:“我是黄种人,在未成年之前我不会做任何改变身体的事。再说,为什么要做?”

展开全文

这不是她第一次面对恶意,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。2025年春天,甜馨再次发声。这一次,她谈起了校园生活。她透露,自己在学校被同学孤立,原因竟然是“被利用蹭流量”。她直言:“难道因为有流量就可以随意蹭,蹭完就孤立别人吗?”虽然这话显得有些成熟,但其中的委屈与坚决,显露无疑。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卖萌的小女孩,而是一个开始学会为自己争取空间的少女。

其实早在几年前,甜馨就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。她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,小时候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,就是对着镜子练习微笑。她说:“爸爸告诉我,笑容是最好的名片。”那一刻,尽管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,却又藏着倔强。也许正是从那时起,她就知道自己并不是普通人眼中的孩子,而是一个随时需要准备好的“公众人物”。

甜馨的成长轨迹,仿佛是一部“标签化生存”的教科书。从两岁开始,她就被贴上了“天才儿童”“综艺一姐”的标签。这些标签像糖衣炮弹一样,早早让她尝到了名利的滋味,但也埋下了未来被误解与攻击的种子。人们习惯用“完美小孩”的标准来衡量她,一旦她表现出任何“不乖”或“早熟”,便立刻遭到无情的批评。然而,她始终只是一个孩子,不是机器,无法永远按着别人的剧本走下去。

当甜馨开始用理性的方式回应外界质疑时,很多人意识到,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卖萌的“甜馨”了。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,敢于反抗不公的待遇,甚至敢在公众面前说出“我不喜欢被利用”这样的话。这种变化,不是叛逆,而是成长的觉醒。她不再满足于活在他人的期望中,而是开始努力活出自己真正的样子。

这不仅是一个从“萌娃”到“网红”的故事,也不是一场“打脸式”的人生逆袭。这是一次关于成长、尊严与自我认同的旅程。甜馨用她的方式告诉我们:这不是一个被定义的人生,而是一个不断打破标签、追寻自我的过程。她不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期待而活,而是为了成为一个独立、坚强、有力量的人。

这不是一场“复仇”,而是对过去的释怀;这不是一次“失败”,而是对现实的清醒;这不是一个“悲剧”,而是一次“重生”。甜馨,终于活成了她自己想要的模样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